新闻资讯

IM体育贵州举行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IM体育4月9日,贵州举行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厅长,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胡继承;省会机关党组、副秘书长,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贵;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晓杰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哈思挺主持新闻发布会。

  茶叶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茶产业定位为全省的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打造,茶叶种植和加工、品牌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可谓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了一个完美的诠释。茶博会是贵州茶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今年贵州省将举行13届茶产业博览会。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届茶博会筹备有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厅长,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胡继承同志;省会机关党组、副秘书长,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贵同志;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晓杰同志出席发布会,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厅长,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胡继承: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全省茶产业坚持“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战略思路,依托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地理条件,绿色生态干净的产业基础,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其中投产619万亩);全年茶叶产量43.6万吨、产值50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11.7%;全省带动涉茶人数340.3万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14.82万人,涉茶农户年人均收入12351元。

  (一)以规模化和集中化为核心,推进高效优质茶园建设。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中涉及茶叶种植县78个,茶叶主产县43个。一是提高茶园集中度。通过优化茶园布局,推进茶园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黔东北、黔西北、黔东南、黔中、黔西南五大产业带。茶园面积30万亩以上的县3个、20-30万亩的县7个、10-20万亩的县19个、万亩以上的乡镇231个、万亩以上的专业村76个。湄潭县、凤冈县、石阡县、都匀市、黎平县茶园面积排全省前5位。二是加快规模化经营。支持茶企业、合作社流转农户的茶园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茶园经营规模化水平。全省700万亩茶园中,358万亩茶园集中由企业及合作社集中管护,342万亩由茶农自行管护。三是提高茶树良种应用。全省茶园种植茶树品种无性系比重达95%,比全国平均高25个百分点;贵州本地茶树品种(含群体种)黔湄601、黔茶1号、石阡苔茶、贵定鸟王种、都匀毛尖种等种植面积95万亩,占13.5%。

  (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初精深加工生产水平。全省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574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10家,排名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总数的19.6%。省级龙头企业260家,占全省总数的22.1%,市县级龙头企业384家。一是扩大茶叶加工主体规模。以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按照茶叶初制就近加工,精制拼配标准化加工,布局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二是壮大茶叶加工主体实力。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联盟发展等多种方式支持茶叶加工主体做大做强。全省组建了贵茶集团、遵茶集团、IM体育黔茶联盟、都匀毛尖集团等21个茶产业集团(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茶叶生产线,全省现有初制加工生产线条,精制生产线条,深加工生产线条。三是着力延伸茶产业链条。加快推进茶产品研发,形成以绿茶为主体,红茶、黑茶加快发展,茶食品、茶用品并存,春茶、夏茶、秋茶并重的产品格局。2020年全省绿茶、红茶、黑茶产量分别为33.55万吨、8.09万吨、1.51万吨,分别占比76.95%、18.55%、3.46%;春茶15.9吨、夏秋茶27.7吨,分别占比36.5%、63.5%。

  (三)狠抓茶叶质量安全,坚守安全底线。农业农村部和省级开展的茶叶质量风险监测,茶叶合格率连续十年保持100%,得到权威专家和业界内外的一致认可。中粮集团、浙茶集团、联合利华、太古集团等一批国内、国际大型企业在贵州设立分公司或与贵州本土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贵茶集团荣获第三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成为首家获奖的茶叶企业。“贵州绿茶”、“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朵贝茶”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一是持续完善茶园生态系统。在茶园行间和周围种植行道树、防风林以及优势草种,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林-灌-草”相间复合型生态茶园。二是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为辅”,集成物理防控、生物防控为一体的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每年推广应用茶园绿色防控面积200多万亩。三是强化投入品监管。率先在全国提出茶园全面禁用除草剂,茶园禁用农药在国家62种的基础上,参照欧盟标准提高到128种;在全省万亩以上的核心乡镇和龙头企业建立茶园投入品专营店、制度,从源头管控茶叶质量安全。四是强化执法检查。在茶叶生产期间,以及病虫害和杂草高发时段,加大对除草剂和禁用农药的监督检查。

  (四)聚焦品牌宣传推介,提升贵州茶知名度和影响力。“贵州绿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唯一以省为单位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都匀毛尖”以35.2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0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10位,“湄潭翠芽”以114.23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茶叶类地理标志产品榜”第7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的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湄潭、凤冈、石阡等10个县市上榜,湄潭县成为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位列中国“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榜首。一是聚焦品牌,完善品牌体系。聚焦“贵州绿茶”以及“三绿一红”等省级重点品牌,完善“省级重点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二是整合媒体资源,立体宣传。抢抓春茶上市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媒体挖掘贵州茶产业的亮点、闪光点,开展线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腾讯等主流网站以及贵州电视台《新闻联播》、天眼新闻等省内报道茶产业4000余篇;三是以活动为载体,讲好贵州茶故事。每年定期开展贵州茶产业博览会、都匀毛尖茶人会、梵净山抹茶大会、斗茶赛、采茶技能竞赛、贵州冲泡体验赛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茶产业宣传推介互动,营造社会各界关注贵州茶、消费贵州茶的浓厚氛围,提升贵州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精准产销对接,提高贵州茶市场占有率。贵州茶市场占有率持续增加,省外贵州茶经销商队伍不断扩大。一是巩固提升传统市场。贵州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营销渠道不断拓宽,在茶城、商业街、社区等地开设贵州茶经销门店637个,经销商代销点6629个,在大型茶叶连锁、商超系统等建立营销网点4141个。二是深耕“三北”市场。明确以遵义、安顺、铜仁为主体深耕东北、华北和西北市场,常态化组织企业赴“三北”推介贵州茶、发展经销商、开设营销窗口。三是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吸引出口茶叶企业到贵州建立出口基地和茶叶加工中心,联合利华、太古等一批国际企业在遵义、铜仁设立分公司;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省内企业自营出口。发挥贵州茶品质和安全优势,努力拓展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2020年茶叶出口2.31亿美元,贵州抹茶首次出口,余庆凤香苑公司等一批茶叶企业搭乘中欧班列,把贵州绿茶、红茶等优质茶叶出口到欧洲各个国家。

  一是开采早、上市早。基于贵州省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地理优势,加之今年1月以来全省天气状况总体良好,全省特早生种、早生种茶园开园时间相较其他产茶省较早,全省大部分茶区首次春茶开采集中在2月中下旬,普遍比2020年提早10至15天,春茶大规模开园时间也比江浙地区早10-15天,3月15日前全省春茶进入集中上市期,比往年提前5至10天。尤其黔西南州普安等地无霜期长、日照时数多,冬春气温相对较高、降水较少、区域暖冬、春回较早,同时茶园位于煤山地带,为茶树生长提供丰厚有机腐殖质,所蕴含的的硫化物也是“催芽”的重要手段,地下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促使小环境内地温提升。普安核心产茶区春茶采摘比全国地区早20天左右,是全国春茶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今年1月14日,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普安举办了2021年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黔西南州普安、六盘水市水城等地逐渐形成贵州“早”茶生产板块,普安、水城、三都等地的早茶交易市场已初见雏形,贵州“早”茶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产量高、效率高。一方面是茶园管护水平提升,优化产品结构,茶青和成品茶产量高。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支持开展的“三大行动”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大力推广“以采代防、采防结合”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肥培管理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茶叶专用肥,重视及时修剪、冬季封园,茶园管理更加科学规范,茶区茶园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春茶甚至全年茶叶生产夯实基础;坚持优化以一芽多叶等为主的茶产品结构调整,大部分产区首采量相比往年普遍呈现10%-20%的增长幅度。今年一季度全省春茶产量和产值分别为2.83万吨、160.34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24.11%、43.55%。另一方面是双手采茶普及更广,采茶效率明显提高。近年来贵州省持续不断、铺天盖地、大力推广双手采技术,各地采茶工的采茶技术显著提升,茶青下树率大幅增加,茶农收入明显提高。采茶工每天采茶收入与去年相比增加20%以上。同时,采茶工结构更加多元化,其中年轻人、男性比例有所增加,与2020年全省采茶技能竞赛相比,今年不仅有男性选手参赛,而且在30分钟内采摘茶青重量超过1斤的选手共48人,占决赛总人数的96%,平均重量增加66.7%,且获“金手指”奖的10名选手采茶量均超过2斤,采茶整体效率和水平大幅提升,双手采茶已成为贵州茶产业“保生产、保民生、促发展”的有力抓手。

  三是品质好、销量好。全省坚持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生产线建设效益显现,工业化生产基础更加扎实;大力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整体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茶青品质好,春茶品质整体较高,茶青和成品茶批发价格均有所增加,总体涨幅5%-25%。各级有关部门抢抓春茶上市机遇,线上线下做好密集宣传,山东、浙江、四川、福建、上海等地茶商闻讯而动,促进交易量大幅提升,实现产销两旺。较去年同期相比,贵州茶销售价格和市场需求量都有所增加,其中价格普遍上涨约25%。

  四是严把质量安全关,确保春茶干净安全。各地进一步强化茶叶安全生产及禁止使用催芽素等未登记肥料的宣传力度,严查茶山和茶青交易市场中塑料盆、塑料袋等使用情况;做到不定期巡查收青房、加工车间等场所,确保茶青和成品茶不落地生产,积极引导企业的清洁化生产。今年春茶生产以来,湄潭、凤冈等多地自发或组织企业、茶农举办春茶生产质量安全誓师大会,提高茶农、茶企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认识,进一步夯实“干净、生态、绿色”贵州茶。

  首先,我代表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关心支持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并积极对外宣传的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代表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执委会和遵义市人民政府,向大家通报本届“茶博会”的筹备工作情况。

  “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由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支持,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将于今年4月18日至20日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茶博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茶博会”立足全国、放眼国际,以“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为主题,以强品牌和促产销为重点,全面展示我市茶产业发展新成就,营销推介知名茶叶品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业态,弘扬茶文化,促进贸易洽谈,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一场茶叶精品展会。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省级层面设立了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负责活动统筹调度,由省会、省农业农村厅和遵义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任组委会主任。遵义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了“茶博会”执委会,负责组织、协调、督促、落实等各项筹备工作。执委会下设办公室在湄潭县,于2021年3月3日入驻现场办公。自筹备工作启动以来,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委会、执委会先后多次通过召开会议和现场会办等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调度,确保筹备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第一,强化组织保障,营造宣传氛围。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结合本届“茶博会”活动设置,执委会办公室共设了综合协调、宣传报道、开幕式暨贵州茶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展示展销、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安保维稳等10个工作组,迅速研究制发《遵义市承办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实施方案》以及12个工作子方案,各工作组在执委会的领导下高效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二是营造宣传氛围。紧紧围绕“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主题,聚焦茶产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氛围营造、高速通道广告牌设置、新媒体和网络等方面进行多渠道宣传报道。在省农村产业茶产业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部署下,省市媒体围绕“红绿交辉趁年华、清明遵义来采茶”、双手采茶技能竞赛等活动进行预热宣传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总台等中央和省级重点媒体10多批次新闻记者也先后到湄潭采访报道茶产业发展、茶旅融合、乡村振兴等内容,相继刊发了《读湄潭万亩茶海》《春茶开采 湄潭茶农收获新春首桶“金”》《湄潭:春茶吐蕊采摘忙》等涉茶类新闻报道80余条次。同时,邀请省作家协会会员开展了为期3天的茶文化采风活动,目前累计发布30余篇茶文化报道文学作品。

  第二,主动邀商招商,业界反响热烈。今年,由各市(州)自行组织外出开展邀商招商活动。遵义市共组织10个产茶县组成19个小分队外出邀商招商,赴全国主要茶叶销区开展“巩固老客户、拓展新客户、茶产业邀商招商和市场对接活动”,业界普遍反响良好。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计邀请了北京、上海、重庆、四川、福建、安徽、江苏、山东等20余个国内主要茶叶批发市场、销区行业组织、国内知名茶叶企业约1000余名嘉宾莅遵参会。

  第三,展会活动丰硕,令人倍感振奋。本届“茶博会”将举办多项高规格活动。一是4月18日上午9:30-11:00将在湄潭茶博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暨贵州茶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大会共设置八项议程,会后还将进行巡展活动。二是4月18日下午13:0016:00,将在湄潭县主会场开展茶文旅融合参观考察活动,重点考察遵义茶业(集团)茶叶集中加工基地、贵州茶天猫仓、茶叶精制中心、标准化生态茶园、茶机具生产车间、中国茶城交易市场。主会场参观考察结束后,各市(州)、遵义市各有关县(市)将自己邀请的客商邀请到各自辖区开展产销对接和实地考察等活动。三是4月17日至20日,将在湄潭茶博会展中心和中国茶城同时举行本届“茶博会”的展示展销活动。在湄潭茶博会展中心主要展示省外特展馆和各市(州)馆以及“中国十大名茶馆”、茶叶包装馆、茶具茶服陶艺馆;在中国茶城主要以遵义市8个县(市)专馆和茶城茶叶经销企业(450余家)开展茶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四是将揭晓“贵州茶产业十佳茶事”评选结果。本次“贵州茶产业十佳茶事”评选活动自3月12日正式启动以来,共收到社会各界选送的参评内容90项,在短短5天的投票中,累计浏览量达1.08亿次,总投票数达3941.6万次,对全省茶产业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推介作用。目前,该项活动即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届时将在“茶博会”开幕式上为大家揭晓评选结果。

  “茶博会”属综合性大型展会,除了以上活动的筹备外,在后勤保障方面,我们还同时推进疫情防控、车辆保障、志愿服务、安保维稳、交通保畅、消防安全等保障工作,明确湄潭县、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工作组的具体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茶博会”各项筹备工作落实,确保活动有序推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请问贵州省茶产业“十四五”期间有什么发展新思路、新举措?

  谢谢你对贵州茶产业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下面我就你关心的“十四五”期间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新思路、IM体育新举措作简要介绍。

  近十多年来,贵州茶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全力推进,茶产业已经成为贵州省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贵州茶产业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第一序列。到2020年:(1)全省茶园总面积达到7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2)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排名全国第二位。省级龙头企业260家,占全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22.1%。市县级龙头企业384家。共有茶叶企业和合作社5746家;(3)全年茶叶总产量是43.6万吨,总产值503.8亿元。涉茶人数340万人,茶农年均收入12351元,茶产业为贵州省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仅仅经贵阳海关检验检疫出口茶叶达6577.7吨,货值2.31亿美元。茶叶成为贵州第一大出口农产品,贵州茶叶在贵州内陆开放试验区建设中发挥了“名片效应”。

  “十四五”贵州茶产业如何发展,省农村产业茶产业领导小组决定,在系统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未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奋力实现贵州省从茶业大省向茶产业强省的转变。省茶产业领导小组制定了全省“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具体的思路和举措,主要是:

  第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战略思路,站在全球、全国的高度,为“十四五”茶产业谋篇布局。

  “守正创新”就是要守住全国茶叶面积第一、“干净黔茶、全球共享”这个质量口碑,按照生态优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品牌引领、科技支撑、文化添彩的原则,着力把贵州省打造成为世界高品质绿茶中心、全国茶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全国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最大的高标准茶园基地、全国最大茶加工集聚基地、全国最大茶产品出口基地(“一心两区三基地”)。坚守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实施路径,构建贵州特色、贵州风格、贵州气度的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正本清源”就是要进一步唱响“世界茶的源头在中国,中国茶的源头在贵州”的最强音,树立贵州茶在世界茶史上的始祖地位;通过总结和弘扬贵州悠久的、多彩多姿的民族茶文化,为茶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奠定贵州茶在茶文化历史上的地位;就是要以省农科院茶科所为依托,抓好茶叶核心基因库的建立建设,以及基于核心基因库上的品种选育培育和推广,大力普及高产、高效、高抗、优质黔茶品种系列,奠定贵州茶在茶科技和茶特色上的坚实地位。总之,“十四五”要进一步增强贵州茶历史上的厚度、文化上的温度、科技上的力度。

  “确立地位”就是要通过把“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的功夫做实做透,最终确立贵州茶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热爱、且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走“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自主发展道路,逐步终结“品牌挂靠”的现象。要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广大茶农、茶企业经营者创造更多财富,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历史性贡献,全面巩固和确立贵州茶在全国第一方阵、第一序列的地位。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省域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一体化建设。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塑造贵州茶的品牌影响力。“贵州绿茶”是国家农业部2016年批准颁布给贵州的唯一一个茶叶类省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所以给这样一个省域地标,一是贵州茶区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的最适茶区;二是贵州绿茶具有“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这很大程度上是天帮忙的因素;再一个因素就是人努力,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应急?控为辅”的绿色防控理念,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和清洁化加工技术,保障了贵州茶的干净和生态。“贵州绿茶”这块金字招牌来之不易,它代表了独特的品质和诚信的价值,“十四五”期间要坚定地关注品牌、维护品牌、崇尚品牌、捍卫品牌,要宣传好、管理好和使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助力“黔茶出山、风行天下”。“贵州绿茶”品牌既是六大类茶中的“绿茶类别”,也是指贵州茶干净、生态、安全、健质特征,双层意义都要坚持好、宣传好、维护好。在省域公用品牌统领之下,鼓励市县公用品牌进行整合,克服散、乱、杂现象,鼓励茶企集团、茶企联盟做强做大企业子品牌。省级公用品牌为企业子品牌的发展提供平台、搭建舞台,企业子品牌是贵州绿茶的公用品牌实现销售的重要载体,也是“贵州绿茶”大舞台上的演员,谁是大腕,要靠企业的力量、市场的竞争来决定,茶企集团、茶企联盟是做强做大子品牌的有效途径,“十四五”期间,要深入探索,积极支持和鼓励。

  第三,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行动”“八大工程”。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茶专肥推广、黔茶品种系列推广三大行动,是贵州茶筑牢安全底盘、提高产量质量、铆定黔茶特色的重大举措。IM体育“十四五”期间务求突破,以期把“贵州绿茶”打造成行稳致远、综合竞争力优强的“绿色航母”。通过实施品牌培育、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提质、质量安全、创新引领、文化添彩、融合发展“八大工程”,对贵州茶产业全面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全产业链推进贵州从茶产业大省向茶产业强省的转变。

  第四,“十四五”时期茶产业目标。到2025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750万亩以上,绿色防控面积达到50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1万家以上,规上茶叶企业达到600家,机械采茶率达到50%,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万人,涉茶就业人均年收入1.9万元,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70%,茶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一心两区三基地”基本建成。贵州茶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茶产业新业态闯出新天地,茶科技茶金融茶机制探出新路子,茶产业综合效应大幅提升。贵州茶业在全国第一方阵的地位稳居前列,实现贵州从茶叶大省向茶业强省的根本转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支柱性的任用。

  茶产业是遵义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全市茶园面积200万亩,去年全市茶叶总产量16.49万吨,产值146.7亿元。2020年遵义海关共出口遵义茶叶4337.83吨,货值10.57亿元,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3亿元左右。先后被授予“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茶叶出口最具竞争力产区”“圣地茶都”“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等称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业,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年。到2025年,力争200万亩茶园全部投产,茶叶总产量达20万吨、总产值达200亿元,茶业综合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培育带动3000家以上加工企业,加工能力达到25万吨以上;全面打造2个以上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茶叶出口达1万吨以上,金额1亿美元以上,着力打造5个规模集聚、文化丰富、生态优美的4A级茶文旅融合景区。

  虽然我市茶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茶树品种结构、产品结构、加工企业集聚、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和茶产业强市还有一定距离。“十四五”期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举措补齐茶产业发展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立足生态优势和质量安全优势,加快立体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产业融合发展茶园基地建设、出口茶园基地建设,通过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优质茶叶专用肥、加强茶园投入品监管和宣传等技术措施,做好我市茶园基地的“干净、安全、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二是通过加快推进规范初制加工厂、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加工并购精制建设,加大多茶类产品研发、推进加工标准认证推广、加大茶叶加工实用技术培训等举措,推动加工环节高质量发展。

  三是通过加强对我市公共品牌管理、深度挖掘茶文化、创新办好贵州茶产业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主要茶事活动、拓宽遵义茶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举措,切实加强遵义茶品牌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谢谢你的提问。遵义市作为主办方之一,主要负责“茶博会”的具体组织实施。本届“茶博会”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全方位呈现贵州茶产业发展成效。去年,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提出了“1+N”的办会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继续坚持按照“1+N”的办会模式,让湄潭的主会场与8个分会场互动,9个会场将同时全方面、多角度宣传推介贵州茶产业,更具整体推介成效和互动效果。

  二是“贵州茶产业十佳茶事评选”开启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贵州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按照省农村产业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战略思路,贵州十佳最美茶山、十佳茶旅融合基地、十佳茶叶企业、十佳潜力茶叶企业、十佳茶叶经销商、十佳科技文化杰出茶人的“贵州茶产业十佳茶事评选”活动将对全省茶文旅融合发展、加工水平升级、贵州茶销售、贵州茶文化挖掘推广、茶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将开启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三是参观考察更具特色。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茶产业的产销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市茶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集中加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专业市场建设、茶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我市已率先作了积极探索。本次湄潭主会场的参观大家将会看到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旅游等环节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感谢两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农业农村厅、茶博会执委会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今天两位发布人回答记者提问的有关内容,请茶博会执委会整理核实后,提供给省政府新闻办,我们将上传到公共邮箱,提供给记者朋友们使用。

  请记者朋友们在报道好会议消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线索,做好后续延伸报道。相关报道,请省内新闻媒体和网站通过“贵州发布”专栏刊发、播出。同时,请中央和香港驻黔媒体记者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色,做好相关报道。

Copyright © 2012-2022 西安嘉腾不锈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10423号-1